银行金融科技转型打响“白刃战”
截至4月1日,共有15家上市银行公布年报。根据Wind统计数据,这15家上市银行2017年合计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194万亿元,同比增长4.66%,平均日赚32.72亿元。年报数据显示,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改善,工、农、中、建四大国有银行的息差水平回升。券商分析人士认为,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,银行业的竞争包括跨界竞争、跨市场竞争会进一步激烈,传统银行在业务结构、盈利模式、增长方式等方面将面临许多新挑战。在金融科技领域,中小银行的布局并不逊色于国有大行,竞争呈“白刃战”态势,有望引领银行业务加快变革。
四大行净息差回升
2017年四大国有银行净息差企稳回升。其中,农业银行全年净息差为2.28%,较上一年上升3个基点;建行为2.21%,保持逐季上升态势;工行为2.22%,连续三个季度回升;中行为1.84%,较上一年上升1个基点。
“净息差是中国银行2017年经营过程中的亮点之一,净利息收入占整个收入的70%左右。”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该行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息差改善主要得益于市场利率上升以及中行资产负债结构优化。展望2018年,净息差面临一些有利因素:一是美联储将继续加息,中行外币息差有望保持上升趋势;二是人民币市场利率保持高位运行,对于存款基础相对较好的大型银行而言,有利于提升收益水平。
多位银行高管表示,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,银行业的盈利、业务模式和竞争方式都将迎来新的挑战。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认为,从外部环境来看,宏观经济不再追求高速增长,而是更注重结构和质量的改善。随着科技金融以及新业态产生,整个银行竞争包括跨界竞争、跨市场竞争会进一步激烈。从内部情况来看,利率市场化和监管形势、资本管理的趋严,将给传统银行的业务结构、盈利模式、增长方式提出很多新要求。
资产质量趋改善
从已披露的年报看,大部分上市银行资产质量转好。除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小幅上升0.03个百分点外,其余14家银行2017年末的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不同程度下降。其中,农业银行、招商银行和常熟银行的下降幅度较大,分别下降0.56、0.26和0.26个百分点。
在大型国有银行中,农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大幅“双降”。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率、逾期率、关注类贷款占比、新暴露不良比率和信贷损失率下降,逾期不良负剪刀差持续扩大。工商银行的不良率、逾期率、劣变率、剪刀差等关键指标逐季向好。
拨备覆盖率方面,15家上市银行均高于150%的监管红线。其中,宁波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以493.26%位列第一,常熟银行、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超过200%。中国银行、平安银行和无锡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下降。宁波银行、常熟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,分别较上年末上升141.84、91.1和82.09个百分点。大型国有银行方面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较上年上升17.38、20.72和34.97个百分点。
近期发布的《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》下调了对商业银行拨备的监管要求。农业银行副行长张克秋表示,《通知》充分体现了分类监管、分类施策的要求,总体来看有利于商业银行规范不良贷款的分类、准确反映风险和加大处置力度。
从2017年农行的情况看,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均大大高于监管要求,由此给农行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、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和确保利润稳定增长打下坚实基础。
金融科技转型“白刃战”
金融科技方面的布局成为各上市银行业绩说明会上的“必备话题”。相较于其他领域,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差距最小,个别中小银行处于领先梯队,银行间的竞争呈“白刃战”态势。
中国银行副行长任德奇表示,一家银行要打造发展优势、突破发展瓶颈,关键要靠科技引领。中行力争用3到5年,把科技元素注入全流程、全领域,逐步建成场景生态丰富、线上线下协同、用户体验极致、产品创新灵活、运营管理高效、风险控制智能的数字化银行。
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金融科技是建行这几年一直在财务上投入最大的领域之一。未来还要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,因为金融科技不断在发展,要通过加大投入来把金融科技真正的竞争力形成起来。除了在新一代应用上要加大投入,还有一个战略上的考虑,就是要为同业提供金融科技的服务。
招商银行进一步明确金融科技银行的定位。未来三到五年,招行都将把金融科技变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,将推动全行金融科技基础能力提升,在基础设施、业务敏捷发展、创新孵化平台方面加大投入,不断提升金融科技能力。
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表示,过去一年,平安银行已将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,实现信息可追溯、不可篡改,保证资产、数据安全。
中信银行近日对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——百信银行进行增资。中信银行公告显示,百信银行拟增发新股20亿股,中信银行和百度公司拟分别以现金认购14亿股和6亿股。(记者 陈莹莹 彭扬 欧阳剑环)
◆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、法规,遵守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。
◆ 尊重网上道德,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◆ 您在津商网发表的言论,我们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津商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
广告热线: